3.4 通过音意合璧译法进行中医术语英译
在进行中医术语的英译过程之中,有时候,还需要将意译法和拼音标注译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行对中医术语的英译,提升中医术语英译的准确度。例如,在进行中医术语“五脏六腑”的翻译过程之中,可以翻译为“five zang-organs and six fuorgans”,将中医术语“津气”范围为“fluid qi”,将“肾气”翻译成为“kidney qi”,将“脾气 ”翻译成为“spleen qi”,通过应用音意合璧译法进行中医术语英译,就可以更加准确地翻译出中医术语的本来意义,并提升外国友人阅读英译的中医术语的效率。
通过音意合璧译法进行中医术语英译并不简单地应用于中医术语的翻译过程之中,在其他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将“探戈舞”翻译成为“tango”,将“卡片”翻译成为“card”等),这些汉语词汇本身并不存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的人民群众已经普遍的接受了这些音译过来的词汇的内在含义,这些词汇也就和纯正的汉语词汇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了。针对这样的情况,可以看出,如果在进行中医术语的英译过程之中,合理地利用音意合璧译法进行中医术语英译,就有利于对这些中医术语的翻译,并随着这些中医术语英译的普遍流行,外国人也就会普遍地接受这些词汇,就像介绍到的“卡片”一样。例如,在进行中医术语“失笑散”的翻译过程之中,如果简简单单的翻译成为“powder for lost smiles”就难以解释出该术语本身可以活血化瘀的功能,让外国人错误的认为这种药品的功能就是让人失去笑容,引发误解,因此,中医术语“失笑散”就要使用音意合璧译法翻译成为“Shixiao Powder”,避免误解的产生。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进行对博大精深的中医术语的英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中医术语背后的文化内涵,充分地将“直译法”“意译法”“拼音标注译法”“音意合璧译法”融合起来,不断完善中医术语英译的标准化规范,加深中医文化和世界的交流,促进中医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万丽丹,刘德明.医学留学生解剖学全英文教学的几点体会[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1,20(3):293-294.
[2]兰凤利.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标准的哲学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31(7):72-73.
[3] 李照国.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国际标准化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4] 洪梅.近30年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的历程[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2010(8):2-4.
[5]邹晓平.谈谈中医术语的标准化及国际统一问题[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13,(5):786-788.
[6]刘艳华,乐毅敏.对中医英译问题的思考[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3(4):23-27.
|